3)固井。一口井在钻凿过程所形成的井(筒)壁应当是稳定的,才能保证继续向下钻进。实际上,井眼所要穿过的地层性质各异:有的地层岩石坚硬,井眼形成以后可以维持较长时间而不致坍塌;有的地层则很松软、破碎,岩石极易坍塌落入井内;有的地层内含高压油、气、水等流体;有的地层强度不高,易被压裂,造成钻井液漏失;有的地层含有盐、石膏、芒硝等成分,对钻井液产生不良影响等。尽管地层复杂多变,还是得设法将这些地层钻穿。当这些地层被钻穿以后,上述的各种复杂情况有的可能消失,对以后的钻井不再危害,有的则继续给钻井工作造成麻烦,也许会形成隐患。为了保护已钻成的井眼和使以后的钻井工作顺利进行,或为生产造成通路,防止各层间窜通,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对井眼进行加固,称为固井。固井的方法是将套管下入井中,并在井眼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灌注水泥浆(在套管的下段部分或全部环空)从而将套管和地层固结在一起,隔开某些地层。然后用较小的钻头继续钻出新的井段。一口井从开始到完成,常需下入多层套管并注水泥,即需进行数次固井作业